伊朗总统阿曼斡旋,美伊决战能否避免?
战火蔓延中东,伊朗总统专机踪迹成谜!美伊决战一触即发?
硝烟弥漫的中东,战鼓声声。就在伊以冲突烈度不断升级之际,伊朗总统专机突然出现在阿曼,引发全球瞩目。佩泽希齐扬总统是否在机上?他的目的地究竟是哪里?伊朗官方的沉默更增添了事件的神秘色彩,各种猜测甚嚣尘上。
我们可以排除佩泽希齐扬总统“跑路”的可能性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依然坐镇德黑兰,甚至已经做好权力交接的准备,作为国家元首的佩泽希齐扬更没有理由临阵脱逃。他最有可能的使命是什么?答案或许只有一个:通过阿曼斡旋,为美伊关系降温。
长期以来,阿曼一直扮演着美伊之间“传话人”的角色。2011年美伊直接对话,以及此后中断的美伊谈判,都是由阿曼从中斡旋。此次,面对剑拔弩张的美伊关系,阿曼再次挺身而出,试图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。
而美伊关系急需降温,也是不争的事实。以色列的经济中心,包括全球最大钻石交易所和城市CBD,都成为了伊朗的打击目标。这些重要设施一旦被摧毁,以色列的经济将遭受重创,重建之路漫长而艰巨。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,以色列的安危直接关系到美国的战略利益。因此,美国向中东地区部署了三支航母打击群、30多架加油机和一支轰炸机群,并通过前总统特朗普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,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地区。
伊朗国内也出现了异动。数百万伊朗人逃离首都德黑兰,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,伊朗政府不可能不知情。官方并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,这表明伊朗政府默许甚至支持民众的避难行动。这一举动与美军清空中东基地的做法如出一辙,双方都在进行战前减损,试图将战争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。伊朗此举无疑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:美伊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正在急剧上升。为了这场可能的“决战”,伊朗必须提前做好准备,保留更多的“火种”。
美国真的会对伊朗动手吗?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。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。与其猜测美国是否会动手,不如分析一下:即使美国真的对伊朗动武,能否达到其最终目的?
美国的目标很明确: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能力。摧毁核设施并不等于摧毁核计划。即使美国拥有能够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的3万磅巨型钻地弹,也无法阻止伊朗重建核设施,更无法阻止伊朗继续推进核计划。更何况,伊朗已经启用了比现有地下核设施更深的第三座铀浓缩工厂,这无疑给美国的军事打击增加了难度。
美国的军事实力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强大。在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对抗中,美军并没有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。如果美军真的有能力彻底摧毁胡塞武装,就不会选择在战斗30天后撤离。连胡塞武装都难以对付,美军又怎么可能仅凭空中力量和导弹就打垮伊朗呢?
这场中东博弈充满了变数,未来走向难以预测。我们能做的,只有密切关注局势发展,保持清醒的头脑,理性分析,才能在迷雾中看清方向。